運營研究社服務號,由于【品牌名+服務號】名字結構過于簡單,我曾多次想要對它動刀改名,但又擔心業務可能會有所調整,導致遲遲無法下決定。
今天「運營研究社服務號」終于正式改名成為「運營操盤手俱樂部」,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。
自從去年 10 月花近了 1000 萬完成股權回購后,我們每周找 3 位運營操盤手和運營創業者做深度溝通,同時,也花了 6 個月時間聚集起了已有500 多位優質運營操盤手加入的社群。源源不斷有高質量信息輸入和輸出,我很享受和操盤手們的溝通和碰撞,也為運營研究社定下了一個 10 年小目標。
借此機會,我想聊聊在新市場環境下的運營職業前景,以及在2024年,圍繞運營操盤手的成長服務這件事,我打算怎么做。
因為做了10年的運營,且長期做互聯網運營實踐研究,我看到了太多運營崗位的更替和演進,所以今天先來說說我對「運營」的最新理解:
最初「運營」只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崗位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活動運營、用戶運營、內容運營,主要負責實現互聯網產品(網站或者App)的用戶增長。
現在「運營」則成為了幾乎所有企業(包括線下實體)的增長方式,在互聯網上做流量獲取和交易轉化、用戶增長相關的事兒,都算是運營。我身邊就有不少曾經在互聯網公司的運營伙伴,轉行到了餐飲、醫療、地域性教培等公司。
隨著互聯網平臺和運營玩法的不斷演進,近幾年也冒出了一些新的運營崗位,比如店播運營、達人分銷、私域運營、全渠道會員運營、小紅書運營、IP 運營等。
新舊崗位的更替,外加內卷的市場環境,以及愈發智能的生成式AI技術……我們不得不去思考自己的職業選擇和前景問題。
運營從業者的職業發展,也許只有兩個可能:
第一,走專家路線,在某項運營技能或者某個互聯網平臺深耕,成為一個頂尖的運營專家。
第二,走操盤手路線,讓自己成為對項目結果負責的運營操盤手,甚至是創業,做點自己的事兒。
從運營職業規劃調研結果來看,絕大多數運營傾向于成為運營操盤手。
那么,什么是運營操盤手?
往簡單的說,對公司業務收入和增長負責、對渠道業績結果負責的運營就是運營操盤手。
比如,你在公司負責社群的拉新、選品、種草、轉化,對社群渠道的整體收入負責,那么你就是社群運營操盤手。
往復雜的說,運營操盤手要能上承老板,去理解公司業務決策、管理目標預期;下對團隊,去拆解業務目標、指導成員、組織落地。
操盤手在崗位職級上,通常是成熟大公司里的項目負責人及以上崗位,在中小企業里是運營部門負責人及以上崗位,也包括了中小企業老板,很多時候老板就是運營操盤手。
對于運營和運營操盤手的職業發展前景,我有以下幾個判斷前提。
第一,企業來自互聯網渠道的收入占比仍將繼續上漲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,我們的父母都已經非常熟練在抖音、拼多多下單購物。近幾年沒有一個老板是不關注抖音、小紅書、微信私域、視頻號、快手等社交媒體平臺的生意機會的。
第二, 生成式 AI 將加速中小企業的生意線上化。從開店、到直播、到短視頻、再到推廣、客服承接都將可用 AI 來完成,在這一輪 AI 浪潮里,中小企業面臨的線上操作難度和門檻將大幅降低。
第三,產品功能性價值同質化加速內卷。一款被證明有銷量的產品,只要1 個月的紅利窗口期,30 天后就意味著有 N 款同類產品上線,最終較量的就是針對目標人群需求的精細化運營能力。
綜上,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一件事情:運營將長期被企業需求,能對結果負責的運營操盤手更是富有超強的職場競爭力。
基于此,運營研究社也將繼續選擇長期做運營成長服務,這至少是一件有價值、且能夠再干十年的事兒。
有一位在同一家公司做了 5 年的運營,聽完我對運營操盤手的定義后,給到了一個讓我冒冷汗的回答,她非常肯定地說:自己不是運營操盤手。
如果做了 5 年運營,甚至是在一家公司長期工作,還只是埋頭做執行,成為不了一個合格的操盤手,那么這樣的成長速度是值得讓人冒冷汗的。
今年年初,我跟一位年收入達到百萬級的運營操盤手、前零一數科私域運營總監@文成 連麥(他也是我們的運營操盤手俱樂部會員),當時我問文成:哪個瞬間讓你覺得是一位運營操盤手了。
我嘗試來復述那三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成長瞬間:
第一個瞬間是做情侶內衣品牌的私域運營,一個人花 6 個月獨立完成了從電商引流到私域,落地私域首單、復購,以及節點活動大促,幫助公司跑通私域全鏈路,賺到了利潤,那時覺得自己終于不是打雜的運營了。
第二個瞬間是通過有意識地去理解一家公司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,給出更系統的解決方案,并且能夠依靠方案多次拿到結果。
第三個瞬間,讓團隊里的更多人會“運營”,從 0 到 1 把一個超100 人的運營團隊支棱了起來,并且成功地組建起了公司的私域代運營團隊,并且拿到超級大結果(整體營收過億)。
同樣的問題,我也問過其他幾位操盤手俱樂部會員,幾乎得到同樣了的答案。
@文成 的這 3 個高光瞬間,也對應了運營操盤手的 3 個階段。
T1 階段(入門級運營操盤手):負責某個渠道的單一業務環節的精細化運營,對過程指標負責和持續優化,擅長做明確指令性的工作。站在執行層,有時候會想一些新方案,但對不對不好說。
T2 階段(高級運營操盤手):對某個核心渠道/流量場景的商業化(營收)和運營效果負責,面對新業務具備業務規劃、任務拆解和過程把控能力,擁有基礎團隊管理經驗。但如果遇到新的業務,容易心理沒底,不確定怎么做才對。
T3 階段 (商業運營操盤手):對所負責的產品和事業部整體經營(財務)效益負責,著眼行業和人群,對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敏感,負責組織創新和產品調整。
結合我對操盤手成長的長期觀察,從 T1 到 T2 再到 T3 的商業運營操盤手,首先,在心態上要愿意對業務結果負責,愿意對自己的工作質量負責。其次,在業務能力上,我認為需要能夠跨過以下幾類深層次的能力障礙。
1. 業務能力障礙。運營技能和業務不精通,無法向業務運營細節要結果,無法及時給到團隊指導。
2. 認知局限障礙。針對業績增長問題,只能在自己的認知的“小領域”里找解決方案,無法給到更為創新性的解決思路。
3. 團隊管理障礙。無法根據項目進展進行有效分工,績效管理混亂、團隊目標感弱、沒戰斗力。
4. 業務規劃障礙。方案容易陷入“大而空”,無法落地;或者陷入細節,短期目標無法跟公司的大方向銜接。
5. 財務核算障礙,在降本增效趨勢下,不懂得用財務數據來做項目方案推演和調整,無法提升運營方案的整體投產比。
針對以上業務能力障礙,我們希望幫助運營操盤手做到全面發展,最終能對流量獲取、用戶增長、業務利潤結果負責。
為此,我畫了一張圖來概括自己的內容服務構想,這也是我對運營操盤手俱樂部的會員權益迭代的思考。
第一,幫助你搞定業務規劃,針對流量獲取、用戶增長、交易轉化等業務問題,我們會定向邀請在抖音、微信、小紅書、視頻號等平臺拿到結果的操盤手進行業務實戰案例分享,預計全年交付40場直播,覆蓋電商類、線索類、本地生活類業務。
第二,幫助你做好團隊管理和學會財務算賬,這是兩項對上溝通和對下管理的關鍵能力,我將以操盤手專欄形式持續更新,分享自己在 7年創業和團隊管理過程中沉淀下來的實戰筆記和經驗,用真實的業務痛點場景,來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們。
第三,幫助你破除認知局限,通過社群聚集全國優質運營操盤手,在社群里進行同行人脈聯結和行業信息交流,讓幾百位操盤手一起來參謀你遇到的業務問題和困惑。我們也會及時對社群里的精彩問題和回答進行沉淀,分門別類,便于回看。
第四,幫助你精進運營技能,數據分析、銷轉文案、內容編輯、活動策劃是運營操盤手業務實操的"地基"能力,我們將升級和開放這四門技能課程,幫助操盤手們精進專項技能。同時,還將向俱樂部會員開放運營研究社經過 3 年沉淀的精品運營資料庫,里面的運營模板和方案報告可以幫助你提升運營實操落地效率。
其中需要說明的是,運營操盤手俱樂部的內容服務權益中【運營技能課程+運營操盤手專欄】是由我自己研發的內容產品,其余內容產品均將來自與行業里頂尖操盤手的共創,運營社將承擔審核和精編工作,確保內容交付質量 。
如果你在做運營,或者是一位希望在互聯網上獲得生意增長的中小企業老板,我極力推薦你加入運營操盤手俱樂部,因為放眼整個行業,大概率它是唯一一個匯聚全國優質運營操盤手的圈子,通過拿到結果的操盤手的實戰分享與交流,幫助你高效地解決業務操盤問題。
運營操盤手俱樂部計劃自 23 年 11 月正式發布以來,我們內部多次對會員的學習數據和所處行業、業務痛點進行了統計分析。同時,我個人也同不少于 50 位操盤手進行了 1v1 深度溝通(線下或者線上會議形式),沉淀出了以上服務思考和構想。
我們還將持續收集和分析操盤手們的業務痛點、持續精進和優化我們的服務。
我們相信運營操盤手的長期潛力和社會價值,我們希望用 10 年,推動 1 萬名運營操盤手的全面發展,幫企業用運營拿到更好的結果。
我希望每年都有人,因為運營操盤手俱樂部,拿到更大的結果,進而獲得更高的薪資和收入。
以上,就是全部。
2024年值得期待,我們一定會做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,我們也會在這個「運營操盤手俱樂部」服務號每周和你分享。
最后,希望你能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,或者轉發給身邊的運營伙伴,感謝感謝。
歡迎添加會員助理咨詢
Copyright 2021 快鯨
掃碼咨詢與免費使用
申請免費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