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幸咖啡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,細看完后我們或能發現,這份營收幾乎大半是私域的功勞。
我們先過一下瑞幸咖啡2021財報的亮點數據:
- 2021財年凈收入總額為人民幣79.653億元(約合12.499億美元),較2020財年的40.334億元人民幣增長97.5%;其中,第四季度凈收入總額為人民幣24.327億元(約合3.817億美元),較2020年同期的人民幣13.459億元增長80.7%。
- 2021財年凈新開門店數為1221家,門店單位同比增長25.4%,截至2021年末共有6024家商店,其中4397家自營店和1627家合作店;
- 2021財年自營店收入為人民幣61.927億元(約合9.718億美元),較2020財年的人民幣34.728億元增長78.3%,門店級營業利潤率達20.2%,幾乎翻了一倍;合作門店的收入為人民幣13.061億元(約合2.05億美元),較2020財年的人民幣3.166億元增長312.5%。
- 2021財年平均每月交易客戶為1300萬,較2020財年的840萬增長55.2%;其中,第四季度平均每月交易客戶為1620萬,較2020年同期的970萬增長67.1%。
在疫情和線下消費如此緊張的今天,瑞幸凈收入總額、新店開業量、門店收入、每月交易客戶量等關鍵數據均都逆勢猛增。
其中不僅僅是同店銷售、交易客戶、銷售商品和平均銷售價格等數據上漲。門店數更是超過星巴克中國5557家的數據,成國內最大連鎖咖啡品牌之一。
見實對比瑞幸咖啡近2年的月均交易客戶數,可以看到該數量在一直上升,同時,季度人均ARPU值,也較去年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長。
瑞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在財報中提到,瑞幸的自營門店實現了強勁的同店銷售增長,這是由于交易客戶增加、銷售商品增加和平均銷售價格上漲。此外,隨著合作門店擴展到中國各地的低線城市,其收入也實現了大幅度增加,這種合作模式與自營門店的戰略高度互補。
特別值得留意的是,私域流量一直是瑞幸咖啡快速翻身的市場底牌。
見實查詢后發現,瑞幸咖啡于最近一次(時間至少是2021年6月左右)公布的數據顯示,其擁有私域用戶1000萬,社群數量3.5萬個。且私域已經成為APP和小程序外的第三大訂單來源。(私域用戶的表現也可參考2020年時瑞幸第一次公開的全數據:獨家:瑞幸咖啡的私域自救)。
大半年過去,瑞幸私域用戶的規模應該再翻一個數量級。且加上私域用戶的復購、社群群發后的再度促單,在月交易用戶、人均ARPU值上或已占到了絕對比例。
雖然財報不曾提到具體運營打法,但從瑞幸官方關注的關鍵數據來看,也可以大致倒推出其日常運營側重點,并從中看出一些明顯的變化:
變化一:從早期盲目擴張門店規模到關注同店銷售增長。
所謂同店銷售,在業內也被稱為店效。結合今年資本市場越來越看重企業的利潤,而靠過往瘋狂燒錢擴展規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因此,企業在評估自身增長時更看重每個門店的運營效率。
瑞幸的門店業務可以分為線上小程序下單+線下業務。有第三方數據顯示,瑞幸線下門店比線上轉化高于近25%,其進店購買轉化率近乎100%。圍繞店效,企業微信私域社群、視頻號直播+優惠券、產品SKU數量和創新組合、咖啡師的服務等都是其提升店效的關鍵點。
變化二:從關注獲客拉新速度和總量,到關注老用戶的復購、提升購買頻率和客單價的增長。
圍繞老用戶復購,瑞幸的運營動作可分為幾個維度:
一是通過私域直播、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;這個方式面向新用戶,開發和教育的同時,也在種草和滲透咖啡深度消費用戶,將其咖啡銷售收入自己囊中;
二是不斷擴展產品品類,以拉升老用戶復購、提升購買頻率。
如持續研發出谷愛凌推薦、生椰家族、小鹿茶、絲絨拿鐵、厚乳拿鐵、Dirty等新系列和IP聯名產品,近期針對開春季節還研發出櫻花季產品。在疫情和宏觀經濟因素影響下,用戶購買咖啡和奶茶的頻率在下降,但這些不斷上市的新產品反而吸引了年輕用戶好奇心和消費欲望。
三是通過產品組合套餐提升客單價。打開瑞幸小程序,能看到爆款套餐,其中有2-4杯優惠裝,下單后還可以一鍵優惠換購多款甜點,增加單次下單的客單價。此外,瑞幸還推出了9.9元的「瑞幸自由卡」,權益包括首杯立享10.9元、8杯特價飲品等,用這些新會員卡形式探索用戶精細化運營的模式。
變化三:從高線城市開直營門店為主的發展戰略,變為“高線城市直營門店+低線城市合作門店”的互補戰略。
財報數據顯示,2021財年瑞幸在低線城市合作門店收入為人民幣13.061億元(約合2.05億美元),較2020財年的人民幣3.166億元增長312.5%??梢?,下沉市場爆發出來的潛力和增長勢能之大。
名創優品于近期發布的財報也提到,新增門店約63%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,且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突破1300家。安踏和孩子王等頭部品牌的研究報告顯示,他們也將下沉市場作為了新一年業務新增長點。
京東高管在財務分析會議上也提到,下沉市場是一個值得花10年時間做投入的長期賽道,短期營銷帶來的規模并不具有可持續性。
變化四:從簡單的線上+線下聯動,到前端增長觸點+后端供應鏈全鏈條智能決策。
前端增長觸點主要指常規的運營渠道和手段,這里不再贅述。所謂供應鏈全鏈條智能決策,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維度:
一是供應鏈需要類似CDP的數字化架構做支撐,比如數倉建設有個指標和標簽、算法引擎用于預測和決策、業務執行系統等;
二是智能化程度。目前門店訂貨、輕食解凍、大單履約、物流配送、采購計劃等,已實現智能化。近日,有不少行業專家向見實提到,瑞幸已將倉庫系統、小程序、收銀發票系統等進行了打通,不僅提升了倉儲的周轉率,還提升了運營的精細度。
三是產品研發和供應鏈的深度協作。如通過微信、抖快、小紅書等用戶陣地的輿情監測,反向定制出用戶感興趣的產品,再拆解配方、預估門店銷售,從而輔助新品原料的采購和分發。并通過輿情監控產品的話題度,從而明確相應的產品生命周期,決定其上市和下架的具體周期、定價、采購、物流配送等。
而從這些變化中可見,私域正在逐漸影響和優化企業(瑞幸)的組織架構。值得參考的是:新創新品牌沒有歷史負擔,可以更趁勢快速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、私域策略,并以此建立自己的護城河。
見實,作者: 任佳敏
Copyright 2021 快鯨
掃碼咨詢與免費使用
掃碼免費用
申請免費使用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