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氪獲悉,位置智能企業「CARTO」獲得6100萬美元C輪融資,由Insight Partners領投,European Innovation Council (EIC),Accel,Salesforce Ventures,Hearst Ventures,Earlybird,Kibo跟投。
成立于2012年的CARTO,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空間分析和位置智能服務,幫助數百萬用戶在進行動態地圖數據展示和可視化。CARTO的主要目標客戶來自商業公司,包括地產、零售、物流、金融服務、電信、政府部門等。
圖片來源:CARTO
無論是地產公司,還是快消品企業,在工作中都會產生大量基于位置的數據。這些數據的存儲、管理和分析,對于企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
為了幫助客戶解決數據問題,CARTO首先幫助客戶搭建好一個合適的空間數據庫。基于客戶的需求,CARTO提供云原生、私有化部署和混合部署的方式。同時,為了不給客戶帶來數據遷移的困擾和煩惱,CARTO近年來一直在擴充支持的數據源,目前可支持數據倉庫(Amazon Redshift、Google BigQuery、Snowflake)、數據庫(PostgreSQL、MySQL、Microsoft SQL Server)和云存儲服務(Dropbox、Box、Google Drive)。用戶可以直接連接到云端獲取數據,也可以在本地上傳歷史數據。
搭建好數據庫后,用戶可以通過SQL語言查詢和補充相關數據。除了客戶自身的數據外,CARTO也從開源渠道和私人企業中收集了非常多的數據,包括道路交通數據、人口流動數據、金融數據、房地產數據、位置坐標數據(POI)等。CARTO總計有一萬多個數據集,其中有3600個數據集是免費開放的數據。在SQL語言的基礎上,CARTO還適配了spatial SQL語言。這種語言和SQL的基本邏輯和結構完全相同,但可以支持更多的空間分析方法。
補充好數據后,用戶可以利用CARTO的云端系統Carto Builder進行空間分析,在短時間內創建地圖。所有空間插件都支持在主要的數據倉庫上運行,為用戶提供高性能的、可擴展的、安全的地理空間分析套件。CARTO還開發了Cartoframes的Python軟件包,可幫助客戶將CARTO的功能整合到現有的項目中。
CARTO的理念是將所有的空間分析功能放上云端,讓客戶不再需要下載傳統的GIS軟件。既可以免去本地軟件下載的麻煩,也可以帶來聯網即用的便利。
Carto目前的客戶包括雷諾汽車、仲量聯行、DHL、T-Mobile、可口可樂和萬事達卡。
根據市場預測,2020年全球位置智能市場估計為119億美元,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298億美元,復合年增長率達到14%。
經過9年的發展,CARTO目前已經建立了150多名員工的團隊,分布在美國和歐洲。CARTO最早在西班牙馬德里成立,曾用Vizzuality和CartoDB作為公司名。在2015年的2300萬美元B輪融資時,將總部遷往了美國紐約,目前在馬德里、塞維利亞和倫敦設有辦事處。本輪以前,CARTO總計融資了約3100萬美元。
36氪曾報道《全球地理數據行業迎來融資浪潮》,地理數據對于物流、零售、消費等行業有重大的意義,無論是選址、路徑規劃、人貨場的綜合分析,都離不開地理數據的應用。而我國恰好在物流、零售、消費等行業處于全球絕對領先的地位。隨著全球的融資次數逐漸增加,國內的風投也會開始關注該領域的潛在機會。
36氪也訪談報道過國內的地理位置智能企業,包括極海、捷泰天域、億景智聯。極海的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全球最大的地理信息技術公司Esri。捷泰天域的創始團隊,也是出自Esri,與易智瑞(原Esri中國)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系。億景智聯在今年初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,創始人孫偉是百度前智能城市業務發展部總經理。
36氪平臺
Copyright 2021 快鯨
掃碼咨詢與免費使用
掃碼免費用
申請免費使用
在線咨詢